發(fā)布時間:2023-11-21
瀏覽次數(shù):383
在測量色塊和色表的時候,不管是測量的是色度還是密度,其都以光譜反射率為核心,通過公式計算出三刺激值、各狀態(tài)下的密度,進而也可以計算出諸如網(wǎng)點面積率、網(wǎng)點增大、灰度、色相誤差、色差、相對反差等參數(shù)。
相比于十幾年前,現(xiàn)今的多數(shù)紙張為了提高白度,所含有的熒光劑含量越來越高,
紫外光會使含熒光劑的紙張更顯白,所以在看印刷品時的照明光源是否含有紫外光。決定了印在紙張上的色彩觀感。
早期的印刷測量指定光源為D50 ,測量時并未考慮熒光增白劑成分的影響,而在含有紫外光的實際觀察條件下,看到的色彩往往并非一致,從而誕生了M系列的新測量條件。
通常在我們使用的校色儀時,常見的測量條件有M0/M1/M2/M3,分別運用于不同的使用場景:
M0 —— 無濾鏡,鎢絲燈黃光A光源照明(No filter)適用于紙張和色料(墨粉/油墨)都不含熒光增白劑的情況
M1 —— D50光源照明,與CIE照明光源D50匹配適用于紙張或色料都包含熒光增白劑的情況
M2 —— 去UV濾鏡,排除光源里的紫外線(UV Cut Filter)適用于消除紙張熒光造成的測量影響
M3 —— 偏正光濾鏡,測量干濕密度變化(Polarization Filter)適用于特殊用途,消除了紙張熒光紙,紙張反光的影響
所以,在我們平時測量印品時,需要選擇合適紙張的對應測量條件,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設備色彩管理,保證印品色彩的最佳性。
得益于柯尼卡美能達VFS技術(虛擬熒光標準)在FD-7推出時獲得專利,MYIRO-1可以通過一次掃描測量M1、M0和M2,符合ISO13655:2017測量標準。
(文章來源: 柯尼卡美能達小課堂)